全域旅游是一种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全称为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选的称号,旨在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解决旅游供给不足等问题。以下是关于全域旅游的详细介绍:
-
概念内涵:全域旅游强调把整个区域作为旅游区进行打造,把全域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使旅游成为常态化生活方式。它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等角度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和旅游成果全民共享。
-
发展架构:包括旅游交通、旅游公共服务、智慧旅游三个网的发展;融合区域水利、农业、工业、文化等资源优势,利用 “互联网 +” 与 “旅游 +” 概念提升休闲游憩交互体验;集景区、乡村、综合体、小镇、城市这五个层面都涉及到的旅游发展结构。
-
主要意义: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能有效改变传统发展模式,适应市场需求;是加速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手段,促使旅游管理从单一部门行为向政府机构统筹管理转变;是解决旅游供给不足的有力抓手,从全域整体优化旅游供给,满足游客需求。
-
政策支持:2016 年国家旅游局相继发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等文件,为全域旅游指明建设目标和方向。2018 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
-
九大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依法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 “旅游 +” 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点景区围墙内的 “民团式” 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